论教学思路的重要性

 音符到底不是文字,并不具备字面含义。

 所以想要把两个音符演奏出一种带有逻辑关系的音响效果,那就得从弹奏者的双手出发。

 弹奏者在演奏前,首先在心中要明确如何搭配这两个音的音色和力度,也就是如何从‘你’这个字平整过渡到‘好’这个字。

 这个过程就需要演奏者控制指尖的力度和下键速度。

 两样都做到了,这个话才能说清。

 为了让小北更加具象的理解,李安在钢琴上举了一个例子。

 “我们刚接触钢琴的时候,大多数人都做过一件事。”

 说着他用手背从键盘低音区一路擦到高音区,带出一溜快速均匀的上行音列。

 “擦琴,玩过吧?”

 小北摇头。

 李安:“....呵呵,没关系,你现在来试一试。”

 “注意整个过程肩膀手臂保持放松,让手背通畅无阻的匀速横向滑动,不在中间任何一点停滞。”

 小北做完一遍,发现钢琴发出的音响和老师一样,顿时间小脸上挂满兴奋。

 李安问:“有没有感觉很它像一句完整的话?”

 小北:“有!”

 李安解释:“因为做擦琴这个动作,我们的手臂施加给琴键的重量以及落键速度都是平均平滑的,而且手的中心也在均匀的转移。”

 说着他的语速越来越慢。

 这里很关键,如果小北能消化了这一块,那么他就可以继续下去了,

 接下来的内容才是最核心的内容。

 忽然一行蓝色小字从李安眼前飘起【来自于小北的教学点+1】

 小北:“老师,是不是我可以把两个带连线的音想象成两个音之间的擦琴键?”

 Bingo!

 李安打了个清脆的响指,“正确。”

 简直出乎意料的轻松,李安趁热打铁接着讲了下去。

 “所以我们在演奏双音小连线时,落提动作同样也需要手腕和手臂在放松状态下横向移动”。

 “需要重心的横向移动,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下键的用力不均衡感,更好的实现两个音均匀过度的感觉。”

 “当你可以从一个音均匀的弹奏到第二个音,你的话就说清楚了。”

 顿了顿。

 “小北,你明白了吗?”

 于小北用力点头道:“明白了。”

 很好。

 “现在,我們来回到如何在实际演奏中如何运用落提技术。”

 “还以#dol到si这组音为例。”

 李安说着右臂落下,中指落在了#dol,琴箱中发出一声饱满的‘噹——’

 “右臂落下,中指站稳。”

 “这个动作的力量来自手臂的自然垂落,不能刻意给手臂施加向下的力,中指作为支撑指必须站稳。”

 “然后手腕手臂带动重心横向转移,从#Dol走向si。”

 “这里一定要自然,不能刻意用力去按,就像我们走路时的两条腿,当左脚的重心换到右脚的时候我们会用力去跺吗?”

 “我们只用伸出右脚,这时重心就会自然而然的落在右脚上”

 李安顺势大拇指落在了si上,又是一声短于上一声的‘噹—’

 两道琴声之间如呼吸般通畅,李安抬手,si的尾音圆润收尾。

 “提的核心在于手的重心要放在前面,以指尖为重心往前走,同时抬手腕,带动指尖最后离开琴键。”

 “指尖最后离开琴键。”

 “指尖最后离开琴键。”

 “指尖最后离开琴键。”

 “小北,把这句话记死了,不然落提只会变成外在的形式表演,对我们的流畅弹奏不会起到任何帮助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