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事

 “殿下。”

 “母妃不在?”齐王见宫人神情尴尬,停下脚步看他。

 “回殿下,今日一早,明月宫就来请娘娘,说是为民祈福,抄写经书。”

 齐王把手里的雕花木盒交到宫人手中:“母妃回来,把此物交给母妃。本王逛街时,觉得这对手环很衬母妃,便买了下来。”

 抄写经书?

 整个皇宫,谁不知道苏贵妃不喜诗书字画。恐怕抄写经书的,只有她看不顺眼的妃嫔,而她自己是滴墨不沾。

 每当苏贵妃心情不好时,宫里总会有妃嫔倒霉,从无例外。

 “殿下。”长随小声提醒:“后宫之地,不宜久留,您该去太央宫给陛下请安了。”

 太央宫外,刘忠宝看到齐王,笑着行礼:“四殿下安。”

 “刘公公安好。”齐王看向宫内:“不知父皇此刻可方便?”

 “皇上说了,这个时辰若是几位殿下来,不必老奴通传,殿下尽管进去便是。”刘忠宝笑吟吟地替齐王推开门。

 穿过肃穆的走廊,齐王听到寝殿传出的说笑声。他停下脚步,整理了一下衣物,迈过门槛走了进去。

 “儿臣给父皇请安。”

 齐王行礼的姿态十分优雅,即使是挑剔的礼仪官员,也指不出半点错误。

 “起来,坐着说话。”隆丰帝让宫人给齐王搬凳子:“你五弟方才来跟朕抱怨没有用膳,累得宫人给他准备早膳。”

 齐王看向坐在桌边,低头用膳食的宸王,笑着开口:“五弟向来性格散漫,待成家后,有王妃管着就好了。”

 “你用过早膳没?”隆丰帝指了指右手边的空位:“若是没用,过来跟你弟弟一起吃。”

 “谢父皇厚爱,儿臣已经用过了。”

 “我一个大男人能让小姑娘管着?”宸王放下筷子,极其自然地接受太央宫宫人的伺候,宫人们伺候起来也得心应手,仿佛他本就是太央宫的小主子。

 隆丰帝笑而不语,他抬手让宫人把席面撤走:“延泽,你的婚事在即,若有什么添置的东西,直接报给殿中省,让他们为你准备。”

 “儿臣的婚事,殿中省与礼部都很上心。今日进宫,一是想给父皇请安,二是想见一见母妃。”齐王看了眼宸王:“进了宫才知道,贵妃娘娘携后宫诸位娘娘抄经书祈福去了。”

 “好事啊。”宸王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:“承蒙上苍庇佑,父皇勤政爱民,才让我大成百姓安居乐业,丰衣足食。诸位娘娘此举,传出去也是佳事一桩。”

 齐王轻笑:“五弟此言有理,儿臣以为,不仅娘娘们抄写经书,儿臣身为皇子,也该抄写经书为天下百姓祈福。”

 宸王拿眼角余光瞥齐王,长这么大,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主动提出抄书的。

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?

 “抄书这种事呢,讲究的是心诚则灵。我怕抄写的经书太多,神仙看不完。”宸王阻止了齐王拖所有兄弟姐妹下水的阴谋:“不如捐一笔钱到善堂,那也是行善积德。父皇,儿臣说的可有道理?”

 隆丰帝微微颔首:“延泽,你婚事在即,抄写经书这些小事,无需你来做。”

 “是。”齐王垂下眼睑:“是儿臣想得不够周全。”

 隆丰帝本还想说两句成婚后,夫妻间当相互扶持的话,可是看着云延泽恭恭敬敬的模样,他转头看云渡卿。

 “父皇,儿臣也是有婚约在身的人,虽然离成亲还有一段时间,但也有很多事要做 。”宸王赶紧开口:“我看兵部挺不错,要不您让儿臣去兵部待几天?”

 抄书是不愿意抄书的,哪个脑子正常的人,会喜欢干这种事?

 “兵部尚书年纪大了。”身为皇帝,隆丰帝对心腹大臣还是有几分怜悯心的,至少没打算让儿子去祸害老人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